春路雨添花 共織行業錦繡明天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2014年2月28日至3月3日,在有著“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的江西省九江市,我們召開了全國玻璃纖維行業2014年工作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八十余名業界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出席此次會議的嘉賓和領導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產業組織處處長袁克蘭,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福祥、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秦皇島方圓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智勇、嘉善縣玻纖織布廠廠長包淑良、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賓、中材科技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郭偉、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建筑材料處劉乾成。江西長江玻璃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志杰致歡迎詞。
一、通報準入公告管理工作情況,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產業組織處處長袁克蘭應邀出席本次工作會議并作重要講話。袁處長介紹了《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的具體實施程序,經過企業申報、各地工業主管部門預審推薦、行業專家及協會復核、工信部內部復審,符合《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第一批30家企業名單于2014年1月7日至21日在工信部網站進行公示。
袁處長對玻纖協會在組織實施準入條件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玻纖產能剛剛有相對過剩的苗頭之時便迅速開展了準入條件的工作,并于2012年進一步修訂、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在協會的不懈努力及企業的大力配合下,全行業對準入工作認識統一、準備充分,共同表達“淘汰落后產能,維護市場秩序”的決心。國家政策支持對于一個行業發展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玻璃纖維工業能夠實現發展壯大,產業政策起到了積極引導和推動作用。準入公告是行業管理由審批制向監督制轉變的積極探索,是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是產業政策引導金融、財稅、土地、貿易等政策的重要窗口,是企業、政府、社會的互動平臺,也是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組成部分。經過近幾年推廣,準入公告平臺的公信力逐漸得到了企業、行業協會和相關部門的廣泛認同,并成為國家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長雷從實施準入公告管理的意義、玻纖行業準入公告管理實施情況、第一批申報企業審核情況等方面回顧了工信部與協會過去幾年在準入公告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工信部于2011年8月正式啟動《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的修訂工作。在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的積極配合下,2012年9月27日工信部出臺了《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2012年10月起,協會承擔了《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宣貫與公告管理實施任務》項目,協助工信部開展公告管理申報組織和審核工作。2012年11月26日工信部頒布了《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12年12月7日至10日,玻纖行業年會在湖北宜昌召開,國家工信部及九個省市工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出席。2013年4月25日至28日,經過秘書處方案擬定、企業專家推薦、理事會討論決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在2013年工作會上正式成立。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共由12人組成,參與行業準入公告管理工作。
2013年5月至9月,隨著各地準入申報工作的陸續開展,協會在積極協助企業準備申報材料的同時,與河北、浙江、遼寧、山東、浙江、四川、內蒙古等各地工業主管部門進行聯系溝通,協助其開展資料接收、審核、實地核查等工作。截至2013年9月30日,工信部共收到第一批申報準入公告管理的玻璃纖維生產企業共計45家,分別來自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池窯拉絲生產的企業12家,涉及球窯生產的企業6家,涉及坩堝拉絲生產的企業23家,涉及制品深加工生產的企業27家。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協會對申報材料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協助工信部于2013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專家復審會議,對所有申報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了審核。同時協會也提交了復審意見以供工信部參考。經過工信部內部復審,最終確定30家企業進入《符合﹤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企業(第一批)公示名單》,并于2014年1月7日至21日在工信部網站進行公示。
在本次工作會議前后,袁處長同江西省工信委、九江市工信局的同志以及專家委員會成員對江西長江玻璃纖維有限公司、九江鑫星玻纖材料有限公司、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三家企業進行了實地核查。
二、推動差異化生產經營戰略,加快發展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
本次會議邀請到中材科技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姜肇中總工程師進行《“差異化”發展路線的討論》,姜老雖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鑠,聲情并茂地從“差異化”發展概念、“差異化”的發展思路和做法談到當前國內應重點發展的市場與品種建議。“差異化”發展適合玻纖行業特點,是調整升級的重要措施,在玻纖協會“控總量,深加工,擴應用”的發展方針指導下,全行業克服了許多困難,求得了穩增長。材料工業要重視產業鏈發展,既有競爭意識,也要善于合作,并注意綠色生產。并通過列舉全球玻纖工業的開創者和領先者OC公司和1861年成立的產業織物集團Ten Cate公司及國內幾家公司,強調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性。
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因其重量輕,抗沖擊性和疲勞韌性好,成型周期短,可循環利用等諸多優點,尤其是長纖維增強熱塑性產品(LFT-D)為業內關注與并成為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本次會議邀請了上海建筑材料(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蔣鼎豐帶來了《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LFT)及其工藝分類和應用》的講座,對LFT的概念、工藝分類、發展特點、成型工藝及其應用、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進行了非常詳細專業的講解,使玻纖行業廣大同仁如醍醐灌頂。
蔣總在講座提到,全球管理咨詢和市場研究公司Lucintel在其最新發布的《2012~17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機遇:趨勢、預測和機遇分析》報告中預計在今后五年中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將以4.9%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在2017年達到82億美元。交通運輸是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最大市場,并將在預測期內推動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發展。
三、分析行業運行情況,推介行業發展新方向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主任剛熙雍對玻纖行業2013年的進出口貿易進行分析。我國玻璃纖維外貿出口業務,在國際需求持續低迷和國際貿易環境不斷惡化的形勢下,依然沖破阻力,克服重重困難,確保出口總規模的持續穩定。2013年實現貿易順差9.75億美元。近年來行業正在逐步通過海外投資來代替外貿出口,搶占國際市場。2013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境外建廠已取得實質效果,巴西、埃及等地產能釋放投產。同時,國外在建的深加工生產線有望極大緩解出口壓力。未來玻纖行業需沉著應對行業的相對產能過剩,不悲觀不等待;延伸產業鏈,尋找新的增長點;開拓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注意下游行業客戶需求,掌握他們的發展動態、發展方向的變化,尤其是國際市場風向標;努力降低出口比例,沉著應對國際反傾銷。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文慧分析了2013年玻纖行業及纖維增強塑料制品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和復合材料工業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于重重困難之中主動求新求變,探索轉型發展之路。全年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2032.4億元,利潤總額144.3億元。其中,玻璃纖維紗總產量285萬噸,同比減少1.0%;纖維增強塑料制品總產量約為410萬噸,同比增長2.5%。纖維復合材料產業保持整體平穩運行。在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和可持續發展政策引領下,新能源領域、建筑領域、交通運輸、電力工程、海洋工程和環保工程等領域的市場開發成為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重點。巨大的市場潛力支撐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在全球面臨能源危機和資源短缺之時,纖維復合材料企業要面向市場,形成自己的技術開發團隊,使行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從成本優勢型戰略向技術優勢型戰略轉移。為此,要求我們必須把握發展機遇、發展方向,定位企業、行業、產業發展目標。
青島三祥機械制造廠和經緯津田駒紡織機械(咸陽)有限公司進行了新產品推介。
四、匯報兩會整合近況,繪制行業宏偉藍圖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立國向全體代表匯報了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與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整合后秘書處的工作。自2013年9月27日兩會合署辦公后,張福祥作為駐會副會長帶領秘書處工作人員先后走訪了中復聯眾、江蘇九鼎、南玻院等復合材料協會副會長單位及勝利新大、冀州中意等理事單位,廣泛征求副會長及理事單位對兩會整合的意見和建議,起草了新的章程、會費管理辦法等文件,草擬了《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政策》,并于12月7日-10日在福建建陽召開了福建海源LFT-D工藝裝備推介會,加快推動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發展。
中國纖維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籌)駐會副會長、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福祥對大會進行了總結。張秘書長強調要發揮市場機制在產業升級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產業鏈研發與市場對接,玻璃纖維行業明確清晰地定位于完善池窯技術,重點發展玻纖制品加工業,提高集中度,建設3-5個銷售額30億以上規模的制品加工基地;復合材料行業以機械化、自動化,工藝技術裝備為發展方向,推動無堿玻璃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生產、應用,提升熱固性復合材料產品的質量技術性能,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提高產業集中度。
行業面臨轉型升級,企業經營需要突破一窩蜂上同一項目的模式,根據國家和行業發展扶持政策,繪制企業發展戰略,不斷尋找差異化發展之路,力求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同時,要緊緊圍繞“汽車輕量化”做文章,向汽車行業推廣復合材料的應用,使復合材料的研發市場化。我國復合材料正面臨一個新的大發展時期,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復合材料在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巨大市場需求的牽引下,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將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召開四屆十三次理事會
2月28日召開了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第四屆十三次理事會議。理事會由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長雷主持,他匯報了協會2013年度工作總結和2014年度工作計劃,并通報了中國纖維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籌)理事會的情況,截至目前,協會秘書處收到97家企業的自薦申請,其中原玻纖協會理事會單位有21家單位提交了申請。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福祥就兩會整合工作征求企業意見,并指出復合材料行業下一階段重點要轉移到熱塑性復合材料上來,擴大玻纖行業的應用市場。理事代表們建議協會整合后參照國外協會的形式,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進行協會改革,民主辦會。
今天不能說明天,明天才能說未來!在此甲午馬年春天來臨之際,中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產業鏈的整合,已經吹響進軍號角。不要等待,莫觀望!祝愿大家快馬加鞭,迎頭趕上,邁出玻纖制品深加工的新藍天,繪制復合材料行業的宏偉藍圖!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