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哈密地區巴里坤三塘湖風區,天山電力三塘湖二期風電項目的首臺風機基礎已經開始了鋼筋綁扎的工作。總投資達3.6億元的天山電力三塘湖二期項目從3月24號開工至今,33個風機基礎已經開挖了22個。
哈密地區被國家確定為7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在新疆規劃的九大風電場中,哈密地區占有3個東南部風區、三塘湖-淖毛湖風區、十三間房風區3個風區,每平方米風功率密度超過150瓦,面積達5萬多平方公里,占到全疆可供開發風區總面積的66.3%,圍繞疆電東送的實施,哈密全力打造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截止目前,哈密地區并網風電場已有36座,裝機330萬千瓦;主要集中在三塘湖風區、東南部風區、十三間房風區、淖毛湖風區,以及分散式風電項目,國網哈密供電公司不斷加強新能源并網管理,向各發電企業提供規范、優質、高效的并網調度服務,確保了新能源發電企業順利并網發電及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我們合理安排檢修計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保電量措施,提高了風電機組的可利用率,并且加強與各級調度的溝通,減少了風電場的棄風現象,為完成年度發電計劃奠定了基礎。”中電投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發電部副主任査永斌說。
為風電送出,哈密地區提供網架支撐的220千伏變電站達到了9座,送出達到了400萬千瓦。“到2014年年底,風電將占哈密電網總裝機容量的50%左右,東南部風區新增加景峽這一塊風區,同時在淖毛湖、三塘湖、十三間房相應的都有各風電場的增容項目,還有新風電場在這塊區域的投運,到年底哈密四大風電基地基本上裝機容量接近于新疆超過三分之一的比例。”國網哈密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羅邦云介紹道。
位于哈密煙墩風區的中電投哈密煙墩第一風電場今年80臺2500千瓦風機全部投產發電,依托企業建設220千伏匯集站,風機所發的電能源源不斷的匯集到新疆與西北聯網第二通道工程煙墩變電站,由于風電場采用大型機組,運行維修人員通過加強管理提升效益,今年一季度發電量達到了9229萬千瓦時。
“從調度專業來說為風電提供并網,一些用戶風電場值班員的培訓,我們全年根據風電場的一些需要,舉辦了超過了四期的風電場值班員培訓,從這方面解決風電場值班員并網的資格,另一個并網最主要的設計運行方式,專門指定專人來負責收集風電場的資料和接洽,保證風電場能夠按期投運。”國網哈密供電公司為風電企業并網提供了各種便利。
今年隨著哈密風電二期基地開始實施,哈密計劃建設風電規模達到420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已經進入“快車道”。
風電是目前中國最具經濟競爭力的新能源類型,不僅能幫助中國逐步擺脫燃煤帶來的污染問題、應對氣候變化,也可成為新的全球綠色經濟競爭力的體現。按照中國的風電發展規劃,哈密、酒泉等七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將于2020年全部建成,總裝機容量9017萬千瓦,約占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60%。(哈密供電公司 胡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