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15年末,全球木塑材料需求量有望超過300萬噸,其總值可達60億美元左右,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木塑材料生產國和出口國,將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建材板業4G時代創新發展論壇暨新產品發布會上,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秦特夫表示,近年來我國木塑產業發展迅速,加工工藝和產品性能都有了長足進步,隨著一些先進技術的推廣,木塑材料在國內外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木塑又稱生態木,是以木本植物、禾本植物和藤本植物及其加工剩余物等為主要原料,配混一定比例的高分子聚合物,通過物理、化學和自動化控制等高技術手段,經專業工藝處理后加工合成的一種可循環利用的環保新材料。
這種材料不僅在性能上集合了木材、塑料的雙重優點,而且在耐磨、防腐、防潮、防變形、阻燃、環保等方面優勢突出。木塑材料在制造過程中不會運用黏合劑,因此不含甲醛。同時,其后期消費者淘汰的產品,還可以重新成為企業的原料來源,實現循環利用。
顯然,木塑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對于建設我國生態文明、緩解資源瓶頸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早在2011年,國家發改委就曾下發通知,要求“十二五”期間在國內建立若干木塑復合材料產業基地,扶持4-5家木塑復合材料裝備生產企業和100-150家木塑復合材料生產企業。時至今日,雖然我國的木塑材料產業基礎已經形成,產量也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然而,與世界第一生產大國身份極不相稱的是,標準缺失、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依然困擾著木塑產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正在制定或已經立項的各類標準中,標準歸口單位魚龍混雜,專業水平低,管理無序現象嚴重。”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木塑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嘉曾表示。不僅如此,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我國回收塑料的體系不健全,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廢舊回收塑料加工很不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木塑材料的產品質量。
可以期待的是,隨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制定的《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綠色建材發展行動計劃》以及綠色建材產品目錄的陸續發布,包括木塑材料在內的綠色建材將告別無序發展的時代,木塑產業的轉型升級有望迎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