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研究人員對美國大西洋西北地區大型風電場的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進行了環境生命周期評估。他們發表在國際雜志《可持續制造》上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就累積能量回收期或生產和安裝所需的能源量的時間而言,一臺壽命20年的風機在并網5到8個月后就可收回投資。
風電被認為是解決電力生產可持續性問題的答案,特別是當其持續連接到大容量存儲設施后,當風速在其工作范圍內時,風機基本上可提供零碳排的電力。
考慮到生命周期成本、對能源的使用以及制造排放方面的環境評估在對支持和反對這些設備的討論中使安裝、維護和報廢渦輪的處理問題受到了限制。
“所有形式的能源發電需要自然資源的投入并進行轉換,而隨之而來的是環境的影響和成本,因此必須加以量化,做出適當的開發和發展能量系統的決策,”科瓦利斯市俄勒岡州立大學的Karl Haapala教授和Preedanood Prempreeda教授解釋道。
已經開展的對2兆瓦風機的生命周期評估,是用來確定電網生產中的環境影響和使用這種渦輪機設備對電力生產的影響。具體說來,生命周期評估考慮到的主要因素有:采購的主要原材料(鋼、銅、玻璃鋼、塑料、混凝土等材料),渦輪的運輸、制造、安裝,對其預計的20年的使用壽命的持續維護,以及最后對設備最終使用期限的回收和處置的影響。
他們的分析表明,絕大部分關于環境影響的預測都是材料的生產和制造工藝造成的。然而,該研究小組發現,相關能源使用的投資回報期約在6個月內。這是可能的,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每一個渦輪機在其壽命內的能源需求將通過第一年的積極使用被歸納。因此,實際上在隨后的19年里,每個渦輪機的發電量將會超過500個無需耗費電力而使用常規能源的家庭的能量消耗總和。(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