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額與投資齊頭并進。據專家介紹,巴斯夫擁有五大部分的業務、14個業務部,產品覆蓋傳統化學品、定制產品、功能性材料及解決方案、作物保護產品以及石油和天然氣。除了石油和天然氣,所有其他13個業務部在中國都有業務。侯宇哲給出了這樣幾個數字:巴斯夫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在2020年將增加到120億歐元。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巴斯夫將通過跨業務部門的業務拓展行動、投資、創新和收購來實現強有力的增長。根據巴斯夫亞太區的“智能增長”戰略,巴斯夫將在2013年到2020年間在亞太地區投資100億歐元,其中約有一半投資在中國。
據專家介紹,到2020年,巴斯夫全球25%的研發活動將在亞太地區進行,并且在亞太地區75%的銷售額來自本地化生產。“我們在上海的亞太創新園開業一年多后,已經有16個研發部門入駐。我們也正在亞太地區建設電子材料、電池材料、農業、催化劑、采礦、水處理以及聚合物領域的研發設施。預計到2020年巴斯夫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中有20億歐元將來自于新業務和收購。”侯宇哲也注意到,目前各方都在討論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慢的這一現象,以及隨之而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后果。
他對此則有著自己的見解:“中國選擇了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目的是希望從嚴重依賴出口和政府主導投資的高增長模式,轉變為鼓勵國內消費的、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依照中國的城市化速度,上億人口將在未來十年移居城市,這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推動力。”而中國經濟增長的步調如果放慢,對化工公司的挑戰在于,同行之間將可能會因為需要捕捉更多的市場機遇而展開更激烈的競爭。“所以,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專注于生產、研發符合中國需求的產品,例如節能交通、可持續建筑、食品安全和凈水的解決方案。”
自主創新進行時。談及業務細節,侯宇哲說,巴斯夫的化工產品架構包括處于價值鏈下游的解決方案,“我們將日益按照客戶行業來安排我們的業務,尤其是定制產品和功能性材料、解決方案。我們不斷分析重要價值鏈的組成、參與者和動態。”他表示,化學品的關鍵作用在于,其會成為中國政府戰略性產業的主要推動力,如電動車、新能源技術,以及高鐵和商用飛機等交通相關產業。“在這些政府支持的領域,我們有機會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可靠合作伙伴。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60%,基礎設施發展依然是一大重點。城市化,尤其是綠色建筑的發展,仍將是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水處理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同樣在農業領域,我們能夠為中國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保持糧食自給自足提供解決方案。我們正在亞太地區進一步發展我們的行業團隊,將之前在汽車、建筑、包裝、涂料和油漆以及醫藥行業的成功做法拓展至采礦、食品和農業、電子電氣、風能和紡織行業。建立行業團隊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巴斯夫不同業務領域的能力,和特定行業的客戶一起評估、開發創新產品和新的商業創意,或開展聯合營銷。侯宇哲表示——據專家介紹。
他還談到,另一方面,化工行業也必須提升生產工藝、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Verbund,即德語“一體化”的概念是巴斯夫多年來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現在我們將這一理念從生產一體化擴展至知識一體化,將創新過程的所有組成部分相連接,提供一個整體性的平臺。以巴斯夫新業和巴斯夫風險投資為支撐的四個技術平臺(流程研發與化學工程、先進材料及系統研究、生物及效果系統研究、作物科技)與業務部下屬開發部門以及關鍵地區的地區性研發設施相結合;全球范圍內和大學、研究機構、行業伙伴、創業公司之間約有1950個合作項目。憑借我們對創新的承諾,我相信化學將繼續為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