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處理工藝投加的化學藥劑為堿式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pac既是一種無機絮凝劑,又具有破乳作用。在廢水中投加一定量的pac,水中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絮狀固體,并使水澄清。投加pam,是使已破乳的廢水中的有機固體,凝聚成大的絮狀體,加速沉淀效果。投藥量對絮凝體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掌握最佳的投藥量,既可提高處理效果又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對操作和設計都是必不可少的參數。
4.玻纖廢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
從三級處理工藝流程看,其凈化功能能夠符合國家排放標準,但出水中仍然還會含有相當數量的污染物質,這部分水外排,仍然會影響水體,更不適于回用,必須對其進一步進行深度處理。深度處理的對象與目標是:去除處理水中殘存的懸浮物:脫色、除臭,使水進一步得到澄清;進一步降低bod5、codcr等指標,使水進一步穩定;消毒殺菌,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經過深度處理后的水能夠排放包括具有較高經濟價值水體及緩流水體在內的任何水體,補充地面水源;回用于農田灌溉、市政雜用,如澆灌城市綠地、沖洗街道、車輛、景觀用水等;也可回用于沖洗廁所,甚至回用于制作軟化水及純水。
水在自然界中是唯一不可替代,也是唯一可以再生的資源,而廢水再生循環回用是最具經濟效益的節水措施,也是控制水污染最有效的途徑。
目前,我國玻璃纖維工業面臨艱巨的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調整,隨著池窯拉絲技術的迅速發展,由其產生的新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藥劑的研發力度也正在加大,符合我國國情的簡單實用、高效可靠、運行費用低的回用水深度處理工藝和技術仍將是發展趨勢。
在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環境污染與破壞,環境保護是成為我們各個行業不可推卸的責任,技術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成為必然趨勢,同時新的污水處理工藝,回收水深度處理技術也成為科研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