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對中國玻纖進行了實地調研,就公司目前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與公司相關人士進行了深入交流。
1、玻纖巨頭,成本控制良好。
公司是國內玻璃纖維行業龍頭企業,擁有玻璃纖維產能105.5萬噸/年,共有四個玻纖生產基地,產能分別為桐鄉基地61.5萬噸/年、成都基地19萬噸/年、九江基地17萬噸、埃及基地8萬噸。采用技術領先的池窯法生產工藝,主要產品為品質較高的無堿玻纖和中堿玻纖,從歷年收入結構看,公司90%收入和利潤來自于玻纖產品。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公司具有規模優勢,成本控制能力較好,近幾年來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毛利率下滑至14.26%外,其他年份公司玻纖毛利率均保持在30%以上。
2、2015年全球多套裝置檢修,玻纖景氣或將持續。
目前全球玻纖產能在580萬噸左右,中國玻纖產能占全球的60%左右,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15年可能將有50萬噸左右的玻纖裝置進入冷修期,而公司暫無大面積冷修計劃,因此我們預計2015年玻纖行業供給端將出現偏緊態勢,為價格堅挺提供了支撐。玻纖是一種重要的復合材料增強材料,下游應用領域較為廣泛,涉及建筑、工業、能源、交通運輸、軍工等多個領域,預計玻纖的下游應用領域還將被拓展,玻纖下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未來玻纖行業增長最快的方向可能是其在風電葉片上的使用,以及在汽車輕量化過程中的應用。
3、全資子公司巨石宣布上調2015年玻纖價格。
公司玻纖資產在全資子公司巨石集團旗下,2014年中報顯示,公司98%的收入來自于巨石。2014年11月19日,巨石集團在其網站發布消息稱,將上調公司2015年玻纖價格,新的價格將于2015年1月1日執行,具體調價方案為“1、對巨石埃及工廠生產的產品價格上調幅度大于7%;2、對因簽訂2014年全年合同,在本年度內未執行調價政策的客戶,價格上調幅度大于8%;3、對上述所列1、2點以外之情形,價格上調幅度大于4%;4、對于已簽訂的合同將按照雙方約定的價格執行到合同期滿;5、本次調價的原則是根據今年實際價格。
執行情況的不同而分別對待。”我們認為,公司在調價之前可能已經征求了下游客戶的意見,單方面漲價的概率較小,因此我們認為下游廠家的需求仍然較為旺盛,行業景氣或將持續。
4、產能逐步擴增,產業鏈有望進一步完善。
2013年11月,公司埃及基地的年產8萬噸玻纖項目完工,2014年開始充分貢獻收益,目前銷售狀況良好,不排除繼續開建埃及二期項目的可能。目前公司美國生產基地建設也已經提上日程。
短期看,公司未來幾年的產能增長均來自于國外。產業鏈方面,公司目前處于玻纖行業的上游,未來有望通過向下游玻纖復合材料領域拓展的方式來延伸,屆時公司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5、盈利預測及估值。
我們假設公司埃及二期及美國基地開工建設,2015年按照計劃漲價,那么預計2014-2016年公司每股收益為0.49元、0.56元和0.69元,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24倍、21倍和17倍。玻纖行業景氣度或將持續,公司業績增長較為確定,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6、風險提示。
(1)安全生產風險;(2)新產能建設不達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