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瀘州市發改委能源辦獲悉,我市入選國家“十二五”第四批風電項目的古藺箭竹坪風電場項目、古藺德耀風電場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順利,力爭在明年6月底開工建設。建成后,這兩個風力發電場都將是川南地區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將對瀘州新能源產業的加快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風力發電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是目前再生新能源利用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發展前景看好的發電方式。據了解,我市這兩個風電項目預計總投資約9億元,裝機容量分別為5萬千瓦。建成投產后,兩項目將全部輸入國家電網,每個項目年發電量約1.2億千瓦時,按照一個家庭每年1000度電計算,可供12萬個家庭全年生活用電。
投產后,這兩個風力發電場的生態效益明顯:每個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34萬噸(按供電標煤耗360克/千瓦時計),可減少因燃煤造成的廢氣排放;每年可節約淡水35.7萬立方米,并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
目前,箭竹坪風電場項目和德耀風電場項目的安評、地災、環評等均已截稿,正陸續進行上會評審。“箭竹坪風電場項目和德耀風電場力爭明年6月底開工建設,建設周期分別為12個月和18個月,建成投產后,它們都將是二級風力發電場,同時也是川南地區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市發改委能源辦副主任譚勇益告訴記者。“我市共有300余個小水電,裝機容量達19萬千瓦,而這兩個風電場的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是這300余個小水電裝機規模的一半,這表明風力發電的優勢確實大。”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敘永風力發電項目也在籌備中。此外,古藺雙沙、火草坪同樣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現在這兩地已完成測風塔的建造,正在觀測,擬作為后續儲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