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略部署 能源革命
習近平:積極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6月13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
習近平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
第一,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調整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城鎮化節能,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第二,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
第三,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第四,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
第五,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
二、總體規劃 推動落實
國務院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
2014年6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 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方針,加快構建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
行動計劃提出,重點實施節約優先戰略、立足國內戰略、綠色低碳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四大戰略, 到2020年,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提出了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穩步提高國內石油產量、大力發展天然氣、積極發展能源替代和加強儲備應急能力建設等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措施。
三、國際舞臺 中國身影
中俄簽署4000億天然氣“世紀大單”
在等待10年之后,5月21日,中俄兩國天簽署一份讓世界瞠目的“世紀大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了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和購銷合同兩份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30年的供應時間,每年380億立方米的供應量,4000億美元(約合2.5萬億元人民幣)的合同總額,這是這份大單的三個關鍵數字。
從2004年中俄雙方開始研討天然氣合作計劃,這項談判歷時10年之久的協議在“5.20表白日”后一天公布,成為“中俄蜜月”的最佳“證婚詞”。
四、自主創新 中國品牌
我國推出“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品牌
2014年8月21至22日,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牽頭,組織我國43位院士專家,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進行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華龍一號”成熟性、安全性和經濟性可滿足三代核電技術要求,設計技術、設備制造和運行維護技術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目前國內可以自主出口的核電機型。
據了解,“華龍一號”由中核的ACP1000和中廣核的ACPR1000+兩項技術融合優化而成,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充分利用我國目前成熟的核電裝備制造業體系,自主研制了關鍵設備和部件,首堆示范工程設備國產化率大于85%,并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五、混改破局 激勵民資
中國石化銷售板塊“混改”大幕開啟
從今年二月開始傳出消息的中國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再度邁出關鍵一步,9月15日,中國石化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與25家境內外投資者于9月12日簽署了《關于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擬由全體投資者以現金共計1070.94億元認購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一次并購。中石化此次增資完成后,將持有銷售公司70.01%的股權,25家投資者持有29.99%的股權。其中,最受關注的11家民營資本總計占比達到35.8%。目前,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交通銀行等也在推進自己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六、節能減排 防污治霾
三部委發布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4年3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環境保護部三部委聯合發布《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能源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要求按照“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限期完成”的原則,通過加快重點污染源治理、加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著力保障清潔能源供應以及推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等多種措施,顯著降低能源生產和使用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為全國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強保障。
七、重大項目 有序展開
原油期貨上市進入倒計 增強國際定價權
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正式批準能源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這意味著原油期貨上市工作步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曾表示,發展原油期貨市場,有利于完善我國石油市場體系,有利于促進形成市場化的原油價格機制。同時,上市原油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嘗試,可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水平。證監會將根據準備情況,擇機批準掛牌上市原油期貨合約的日期。
八、稅費調控 優化資源
兩部門公布煤炭資源稅費改革方案 油氣資源稅同步調整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將于12月1日啟幕的煤炭資源稅終于迎來改革詳情,油氣等資源稅亦將同步調整。
從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此次煤炭資源稅費改革主要包括清理涉煤收費基金、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調整原油、天然氣等資源稅政策三部分內容。
調整煤炭企業資源稅,必須以清理收費為前提。方案將煤炭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停止針對煤炭征收價格調節基金,取消山西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原生礦產品生態補償費、煤炭資源地方經濟發展費等,取締省以下地方政府違規設立的涉煤收費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