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購天馬集團的計劃于去年被證監會否決之后,長海股份(300196,前收盤價23.51元)并未死心,今日再度拋出一份重組方案,并減少了擬收購的股權比例。若交易成功,天馬集團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同時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擬1.17億元控股天馬集團
今日,長海股份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支付1.17億元現金購買中企新興持有的天馬集團28.05%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天馬集團59.57%的股權,天馬集團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資料顯示,天馬集團始建于1960年,是國內最早的玻璃纖維生產企業,目前主要從事玻纖及玻纖制品、玻纖增強熱固性樹脂及輔料、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其中玻纖及玻纖制品、玻纖增強熱固性樹脂及輔料產品的業務占比較大。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天馬集團總資產7.66億元,凈資產3.66億元。天馬集團2013年度以及2014年度分別實現凈利潤1338萬元和1548萬元。
長海股份表示,天馬集團一直是公司的重要原料供應商之一,重組將有助于上市公司對重要原材料的控制,使公司形成更加完整的產業鏈,改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結構,從而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
同時,長海股份發布201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3億元,同比增長20.97%;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39.85%;基本每股收益0.77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1元。此外,公司預計2015年1~3月的凈利潤為3000萬元至3800萬元,同比增長12.09%至41.98%。業績提升主要得益于玻纖行業回暖,已建成項目投產后持續發力,產銷規模進一步放大,成本控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持續盈利能力受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長海股份和天馬集團之間的故事續寫了近3年時間。
資料顯示,2012年8月,長海股份以5120萬元獲得天馬集團29.41%股權。隨后,長海股份分別于2012年11月以及2013年4月合計花費7000萬元增資天馬集團,持股比例也水漲船高增至31.52%。
2014年6月,長海股份再次公告,公司擬通過向6家機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天馬集團68.48%股權,重組交易對價為3.49億元。
不過,2014年10月證監會的一紙否決擊碎了長海股份完全收購天馬股份的夢想。2014年10月16日,長海集團披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未獲得通過。據證監會網站顯示,長海股份重組被否決理由為重組標的資產部分事項會計處理不恰當,導致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同時,標的資產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天馬集團不僅在2012主營業務凈利潤虧損,2013年的1702萬元盈利中,政府補助達1788萬元。即是,天馬集團2013年的凈利潤在扣除政府補助后實為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