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質資源制作出PET樹脂,將有助固定二氧化碳,從而為解決氣候變暖做出貢獻。這一方法達到實用化后,日本每年可固定約97萬噸二氧化碳,如在全球應用,將可能完全改變PET樹脂的生產方法。
群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新公布的成果顯示,他們開發出利用農業廢棄物玉米芯高效制作工業生產常用的PET樹脂技術,這一技術無需使用糧食作物,也有望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做出貢獻。
PET全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用于制作薄膜片材、包裝瓶、電子電器、汽車配件等。通常的PET樹脂以對苯二甲酸為主要原料,而對苯二甲酸則是從石腦油中提煉出來。
玉米脫粒后,剩下的玉米芯通常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群馬大學助教橘熊野率領的研究小組利用玉米芯內含有的半纖維素制作出糖醛,然后利用催化劑將其轉變為對苯二甲酸。研究小組檢測后發現,對苯二甲酸的碳元素完全來自生物質。
接下來,他們將對苯二甲酸與用于石油脫硫等的6種催化劑組合在一起,實現了化學反應,最終制成PET樹脂。
目前,雖然存在利用可食用生物質資源制造PET樹脂的技術,但會大量消耗糧食。此外,也有利用轉基因微生物、以植物的莖等為原料制作出生物燃料和化學品的技術,但是生產效率很低,而上述新研發技術則很容易實現工業化生產。
研究小組說,利用生物質資源制作出PET樹脂,將有助固定二氧化碳,從而為解決氣候變暖做出貢獻。這一方法達到實用化后,日本每年可固定約97萬噸二氧化碳,如在全球應用,將可能完全改變PET樹脂的生產方法。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的英國《科學報告》雜志網絡版上。
聚酯:漫漫寒冬待春來作者:楊樂 2015年03月04日 來源:中國化工報
國內PVA改性產品首次試產成功作者:胡德俊 2015年03月10日 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化新網訊 近日,四川維尼綸廠生產出SG-181/182兩種優質改性PVA新品,打破了國外企業的長期壟斷。川維也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向包裝膜、特種用紙等高端領域邁進的PVA制造企業。
改性PVA在溶解性、消泡性、后續反應的穩定性等方面均優于常規產品,是PVA行業發展的前沿趨勢,產品附加值高,國外部分企業已擁有多種成熟產品。
為進一步提高PVA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川維廠開始了改性PVA產品的研發,并于2010年和2013年進行了兩次小試生產。經過多年的悉心研究和裝置現場適應性改造,川維廠具備了改性PVA工業化試生產條件。今年2月初,該廠組織PVA車間和相關技術部門完成了生產方案和相配套的HSE管理方案編制,并從HSE管理、工藝運行、分析檢測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證,實現了改性PVA工業化試生產一次投料成功,產品的各項質量指標和設備運行的安全穩定性全部達到預期目標。至此,川維廠在改性PVA生產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企業長期壟斷的格局。
隨著改性PVA國內市場推廣力度的加大,改性PVA市場有望在造紙、黏合劑、水溶薄膜、紡織上漿等領域迎來快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