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股市不斷走牛,我國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也迎來了融資密集期。很多企業選擇發行股票再融資以支撐企業強化主營業務、拓展新品市場,或是轉型發展新產業,而正在籌劃重組或有意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融資一直是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不得不談的話題。伴隨著科研實力的提高、自動化生產效率的提升,新材料、新技術市場化應用速度的加快,以及受到智能化制造概念在全球范圍影響力增強的積極作用和“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的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要求,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加快“蛻變”的速度。而大量汽車零部件企業正處在由過去的被動迎接全球化趨勢、摸索全球化發展道路,轉向主動培養全球化配套能力。這一過程中,很多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融資大潮已到來
近幾個月,至少有華域汽車、中鼎股份、均勝電子等8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正式對外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加上大洋電機、模塑科技、江蘇曠達等正在籌劃因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或者重組事宜而停牌的企業,以及去年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的企業,累計應有20余家,這其中還不包括今年新上市的汽車零部件公司。
我們可以從這些企業的融資規劃中看到我國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對未來市場的預判、對自身企業發展的分析。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融資環境的變化和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過程中強烈的資本需求。今年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現更多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加入“融資大軍”中。
來自平安銀行上海分行的一位投資經理人為記者分析了當前的局勢。他認為,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進駐中國進行合資合作,帶動了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生產水平的提高。自主零部件企業亟需研發實力的提升和產業鏈的整合。上市零部件公司應該積極利用融資平臺的資本力量,進行面向海內外的大規模并購整合。
■完善業務結構提升核心產品產能
現如今,以智能化為核心的新技術與汽車能源革命交集正在推動汽車產業新生態形成,改變著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方式,為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在這樣一個背景下,4月21日,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的華域汽車,計劃募集資金89.7億元,將聚焦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汽車空調系統、模具及熱成形技術等業務,以實現相關業務板塊間的資源整合與協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以其持有的匯眾公司100%股權認購華域汽車本次發行的50%股份。上汽集團已經邁開了對旗下零部件產業全面調整的步伐。
對于近期新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來說,他們更希望把募集資金用于提升具有一定競爭力零部件產品的產能,這更容易得到投資者的支持。剛剛上市不久的騰龍股份,募集3.87億元用于汽車熱交換管路及相關附件的擴產項目以及技術中心的建設,增強主營業務水平。福達股份上市后,把募集的12億元主要用于對發動機曲軸、汽車離合器、螺旋錐齒輪產品等主營零部件生產線的技術升級和智能化改造,和新增船用發動機曲軸項目,把自主創新和引進吸收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
■掌控先進材料和技術促企業產品升級
持續的海外優質資產收購無疑是零部件企業取得國際領先技術的重要渠道之一。均勝電子今年初發布公告,計劃定增收購德國高端方向盤系統總成供應商Quin GmbH的100%股權,進一步提高企業在底盤關鍵電子零部件領域的競爭力及持續盈利能力。近日發布融資計劃的中鼎股份,將募集資金用于收購德國抗震降噪技術企業WEGU,提升NVH(振動、噪聲、平順性)等關鍵技術。
汽車產業的進步離不開新材料的研發應用。借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優勢,成套機電液一體化裝備、輕量化節能制品制造商海源機械看準了碳纖維應用市場。海源機械4月底發布公告計劃募集資金6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碳纖維車身部件生產工藝技術及生產線裝備研發項目。從市場需求來講,碳纖維復合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車車身輕量化已經具備產業可行性。輪轂制造商萬豐奧威則致力于鎂合金材料的應用,萬豐奧威計劃用13.5億元募集資金收購母公司萬豐集團控股的萬豐鎂瑞丁。現在看來,萬豐鎂瑞丁注入上市公司之后,給萬豐集團帶來的產業價值將遠遠超過當初的收購價格。
■化解潛在危機轉型跨界發展
并不是每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都順風順水。由于產品升級空間有限、技術積累不足以及來自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讓不少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受到一定阻礙,而借助資本力量實現轉型,成為這些零部件上市公司的捷徑。
龍生股份主要從事汽車座椅功能件的研發生產業務,盡管近幾年其營收規模保持良好水平,但產品毛利率由2010年的34.60%降至2014年的25.82%。所以,龍生股份計劃通過進軍新興產業領域打造企業新的盈利增長點。超材料技術,一個全新的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成為了龍生股份轉型的目標,其計劃募集資金高達72億元,投資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研發、產業化項目。超材料與智能結構的融合可顯著拓展智能結構感知、探測的環境刺激類別和范圍,可實現傳統材料智能結構所不能達到的高速數據傳輸、自主電磁波控制、高效率熱電轉化等。
美晨科技亦是如此,在主要配套的重卡行業多年低迷的形勢下,加上在乘用車領域收入增長有限,美晨科技決定借助國家在城市園林綠化產業的政策支持,走“雙產業”并進的道路。今年年初,美晨科技計劃募集12億元,這將使公司獲得未來2~3年的發展資金,更好地拓展園林綠化業務。
上市公司擁有良好的融資平臺,我們希望看到上市公司能充分利用這個平臺把產業鏈做強做大。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應該認識到金融市場的風險以及相關政策的變化。在企業融資大潮中,仍有一部分企業IPO失敗而被拒絕進場,也有一部分已上市公司因種種原因撤回了定增的申請。所以,“錢到位”的感覺固然好,但上市企業不能只“講故事”,只“炒概念”,只顧融資,而應該更好地規劃使用募集資金,腳踏實地把資金用好,把企業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