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領域項目——木質復合材料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5年12月1號在京正式啟動。項目參加單位、行業專家、專業媒體等70余人出席會議。科技部農村司、科技部農村中心、國家林業局科技司、中國林科院等領導到會,并就項目的實施與管理做重要指示,提出具體建議。
項目負責人介紹了項目的整體實施方案和預期目標。該項目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通過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旨在提升產業核心技術含量和拓展木質材料應用領域,促進木質復合材料產業轉型升級。項目由6個課題組成,其承擔單位分別為:廣東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世友木業有限公司、西南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林產化工研究所及東北林業大學;承擔的課題為:人工林軟質木材增強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木質材料表面裝飾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多元共聚快速固化木材膠粘劑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木質隔聲和發熱新材料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木質功能吸附材料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結構用木質復合材料構件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
圍繞提質增效、功能拓展這兩個主方向,項目力求體現的創新點:
1)提質增效方面:高滲透、高活性改性劑制備與浸漬處理控制技術;三套色同步對花紋木質復合材料、非平面UV轉印木質復合材料;多元共聚快速固化木材膠粘劑制造技術;
2)功能拓展方面:聲屏障結構設計技術、同步復合技術、連續式高強度微波處理技術;木桁架新型連接技術和高強度結構用保溫板制造技術、吸附容量與脫附性能調控技術等。
6個課題完成后,預期突破增強人工林木材、表面裝飾材料、隔聲和發熱新材料、吸附材料和結構用構件等木質復合材料關鍵制造技術21項;創制高性能杉木板材、高性能杉木實木地板、直接印刷三層結構木地板、快速固化酚醛樹脂、PUF共縮聚樹脂、木質隔聲材料、木質電熱地板、氣相污染物治理木質功能吸附炭材料、液相有機物與重金屬治理木質功能吸附材料、木桁架新產品、結構用木質保溫復合板等高附加值新產品和新材料20種;形成2000m3/年浸漬改性示范線、2000m3/年干燥-熱處理一體化示范線、5萬m2/年直接印刷三層結構木地板示范線、10萬m2/年膠合板直接印刷復合地板生產示范線等13條木質復合材料示范生產線。申請專利24件,修訂國家、行業或企業技術標準11項,發表學術論文43篇,并培養一批高、中級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與會的項目跟蹤專家分別對6項課題的匯報進行了點評,進一步強調了項目實施的重要意義和工作目標,并就項目的資金管理、構建創新技術體系、加強溝通與交流等,提出具體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