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萬億市場空間,中國增長空間巨大。根據測算,未來十年碳纖維材料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0%,到2020年,全球碳纖維的需求量將達到15.7萬噸,而整個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3萬億人民幣。中國2014年消費碳纖維1.5萬噸左右,其中超過80%依賴于進口,在進口替代方面就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在市場規模的增長方面,國外已經成熟運用的航空航天和工業領域將成為未來中國市場的主要增長來源。
行業的命脈:抓住一頭一尾。縱觀整個碳纖維產業鏈,頭和尾是最為關鍵的部分即碳絲的生產和CFRP材料的開發。放眼世界,日本抓住了頭,東麗等企業生產的碳纖維做到了性能的尖端;而歐美的企業則抓住了尾,波音、空客對于碳纖維復材的大量使用依賴于歐美企業對于復合材料鋪疊和成型工藝的不斷鉆研。中國的企業盈利最好的卻恰恰是中間的編織環節,只做單純的來料加工,對于整個行業的幫助微乎其微。中國的突圍:一體化產業鏈和專攻終端應用。目前國內原絲和碳絲生產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對于碳纖維生產廠家來說,首要任務是開發T700、T800級的碳纖維,擺脫目前T300慘烈價格競爭的局面。另一方面布局從原絲生產到CFRP的一體化生產,既可以增厚企業利潤,同時更好的保證CFRP的產品性能。對于新進入行業的企業來說,以開發特定應用領域的產品作為切入點,直接同行業內的專業公司進行合作,可以更好的進行資源整合和利用,在產品研發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重點推薦企業:上市公司方面建議重點關注一體化龍頭企業江蘇恒神、布局汽車應用的康得新(28.20,-0.440,-1.54%)和金發科技(6.05,0.020,0.33%);非上市公司重點推薦中復神鷹、蘭州藍星纖維。(國聯證券 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