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位于肇慶高新區的廣東百匯達新材料產業園一期建成并開始試投產,艾迪瑪仕家具成為首批簽約、進入園區并利用園區設備開展生產的企業。用艾迪瑪仕家具董事長蒲浩元的話說,“這一下子讓產品打開國內市場成為可能。”
在進入園區之前,艾迪瑪仕家具采用純手工制作方式,1個工人1天可能只能制作三五件產品,往往只夠高價銷售到國外市場。“產量上不去,只能瞪著國內市場干著急。”如何花最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成為困擾蒲浩元多年的難題。
廣東百匯達新材料產業園的建成投產,使他重新看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希望。“如今,2個工人,1臺壓機,1個小時就能生產12件產品。”蒲浩元表示,效率的提高,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入駐園區,幫助公司實現了從人工制作到機械化,再到自動化的兩級跨越。
廣東百匯達新材料產業園由恒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13年投資設立,于2015年3月開始進行前期施工,一期工程于2016年3月建成試投產。按照計劃,該產業園將以企業總部運營、科技研發、生產制造三大部分為主體,引進包括家具制作、衛浴用品、建材、汽車配件在內的生產企業,從事機械模壓成型為主的樹脂基復合材料生產制造及少量玻璃纖維增強的不飽和聚酯團狀模塑材料(簡稱BMC團狀模塑料)的生產工作。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4萬噸SMC/BMC壓制品和年產8000噸BMC團狀模塑材料的規模。
“與其它園區只提供廠房出租不同,我們還提供包括生產設備、上游原料等生產資料,同時引進模具設計企業、法律咨詢服務企業和物流公司,全方面滿足入駐企業需求,為它們提供一條龍服務。”廣東百匯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瀟介紹,如果企業要投資一條大噸位復合材料模壓生產線,至少要投入1000萬元。“如果采用入駐園區、租用生產設備的方式,花費可能只需40多萬元,大大降低復合材料模壓行業的準入門檻。”
“我們接到的訂單可能只有3至5個月工期,如果采取投資生產線的方式,不僅花費大,還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工期以外的時間段機器只能荒廢。”從事這一行業已有10多年的張先生表示,他選擇入駐百匯達,就是因為園方提供的服務剛好解決了企業的“痛點”。
全程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在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時,還有效保證產品質量。“包括生產溫度、保壓工作都是電腦控制,生產工人需要操作的只是把生產原料按比例放進機器中,不能隨意更改生產工藝。如果生產原料投放量不對,機器會發出警報。”肖瀟表示,自動化生產讓質控做到極致成為可能。
此外,該產業園還為企業提供熟練產業工人。“我們招募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并根據工人熟練程度頒發不同級別證書。在企業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企業生產提供足夠工人資源,免去企業招聘的煩惱。”肖瀟表示,目前領證的零工就有60多人。
按照計劃,出租廠房、出售上游原料不會成為產業園利潤的“大頭”。“我們更關心的,是進入園區項目發展的潛力。潛力好的項目,我們還能通過參股等方式予以支持。”肖瀟表示,只要合作伙伴賺錢了,產業園才能盈利,實現良性互動。
目前,已有60多家企業表達了入駐園區的意愿。“一期的3棟廠房恐怕今年底就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入園需求。我們計劃今年年底開始動工建設2期工程,廠房建設優先考慮。”肖瀟說。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值超過25億元的樹脂基復合材料生產能力,年創稅超過1.3億元。西江日報記者 劉亮 特約記者 方斌 通訊員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