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7日-30日,第17屆歐洲復合材料大會(ECCM17)與在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市隆重舉行,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作為全球首家擁有中國資本背景的企業代表獲邀參加本次大會。康得集團董事長鐘玉、康得新集團CEO徐曙、康得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裁張保平、康得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康得新歐洲研發中心及設計中心總裁何鵬等應邀請出席會議。
作為兩年一度歐洲及世界范圍最重要、最盛大的復合材料及輕量化領域學術會議之一,ECCM17由慕尼黑工業大學碳纖維研究所及MAI碳碳復合材料歐洲復合材料學會(ESCM)聯合主辦。本次大會吸引了全球30多個國家,10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中國企業參加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世界頂級盛會尚屬首次。

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閃亮亮相ECCM17,成為本屆學術交流盛會的明星。
當地時間27日上午,康得新歐洲研發中心及設計中心專家委員會主席、慕尼黑工業大學碳纖維研究所所長、ECCM17大會主席KlausDrechsler在開幕儀式上發言。作為世界碳纖維復合材料及輕量化領域泰斗級專家,KlausDrechsler教授著重分析當下碳纖維應用及輕量化熱點領域的發展情況。在發言中,KlausDrechsler教授向所有與會專家學者特別介紹了康得新研發中心的建設規劃及發展歷程,受到專家們的廣泛關注。

當地時間27日上午,康得新歐洲研發中心及設計中心專家委員會主席、慕尼黑工業大學碳纖維研究所所長、ECCM17大會主席KlausDrechsler在開幕儀式上發言。

研發中心研發總監姜帆博士同與會專家交流研發中心情況。
研發中心展臺位于大會展覽區域的核心位置,吸引了大量專家學者的目光。在會議期間,工作人員詳細地向與會專家學者詳細介紹了中心的情況,以及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碳纖維全球產業生態鏈布局,聽完介紹后,專家們對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發展速度表示驚嘆,紛紛表達愿意與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合作的意愿。

在參會期間,鐘玉同ECCM17組委會主席、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專家委員會主席、慕尼黑工業大學碳纖維復合材料研究所所長KlausDrechsler對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創新進行了充分的探討。
當地時間,6月29日下午,康得集團董事長鐘玉來到大會研發中心展臺調研,同與會專家學者對碳纖維輕量化技術創新領域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鐘玉現場向專家學者表示,中國作為未來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最大市場,有著強勁的增長潛力,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以及研發中心以開放的姿態,積極與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交流,碰撞新的理念、探討新的想法、溝通新的項目,為汽車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的發展共同開創未來。
29日晚,500多位與會專家學者齊聚百年歷史的慕尼黑HB皇家啤酒館,共同慶祝這一盛會的成功舉辦。鐘玉受邀在晚宴上發言,他首先祝賀ECCM17順利舉辦,并向與會來賓介紹了中國輕量化汽車市場及碳纖維市場的概況,闡述康得集團碳纖維全產業生態鏈平臺的發展理念。鐘玉全程熱情洋溢、充滿激情的英文演說,引起在場各國專家學者的不斷喝彩。

當地時間6月29日晚間,鐘玉在ECCM17官方晚宴上發言。

圖為當地時間6月29日晚間ECCM17官方晚宴現場。

當地時間6月29日晚間ECCM17官方晚宴現場,鐘玉董事長與SGL輕量化研發中心總經理AndreasErber先生手舉KDX面包,合影留念。
鐘玉表示:“目前全球汽車工業通過碳纖維實現輕量化對汽車工業將是一次徹底的工業革命。我們致力于通過康得復材打造了一個世界領先的品牌,和大家共同攜手打造中國輕量化的未來。”
鐘玉在英文演講的最后表示,歡迎與會的專家學者還有工業界的同行同研發中心以及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積極溝通交流,實現合作共贏。
作為本次學術交流大會的明星,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也是本次大會的主要贊助商之一。與會期間,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與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諸多世界頂級科研單位達成多項合作成果。
搶抓時代發展機遇康得積極布局全球“智造”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及能源危機,國家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的發展戰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大多數國家紛紛制定了嚴格的汽車能耗和排放標準,在這個大背景下,汽車行業的綠色發展及輕量化研發勢在必行。
作為一家具有社會使命感的企業,康得集團和康得新集團緊扣時代發展步伐,從2011年開始積極投身汽車輕量化產業研發,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打造從碳纖維、輕量化設計、材料工藝研發、規模生產技術保障到4.0版智能化制造工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碳纖維輕量化整體解決方案。
2013年,康得集團與研究水平世界領先的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碳纖維復合材料研究所合作建立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吸納了德國以及歐洲最先進的復合材料研究資源,為碳纖維的應用持續提供最新技術支撐。同年,康得集團就開始在河北廊坊建設了年產5100噸高性能碳纖維的生產基地——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其碳纖維生產規模國內第一、技術國際領先,將為集團生態鏈提供關鍵原材料。
2015年10月,在中德兩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康得集團與德國GFG公司就投資4.5億歐元建設“新能源電動汽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體以及部件產業化項目”簽署協議。借助寶馬最大碳纖維部件一級供應商德國GFG公司的規模化制造經驗,康得集團為構建全產業生態平臺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2015年10月30日,李克強總理、默克爾總理與參加中德經濟顧委會座談會的兩國企業家合影留念,上排右三是康得集團董事長鐘玉。
目前,康得集團通過組建KDX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KDX雷丁汽車輕量化設計中心、獲得德國GFG公司和SGL公司的大批量自動化生產技術支持、投資建立中安信的碳纖維產業、康得復合材料的工業4.0版智能化碳纖維車體及部件制造工廠,康得新從新能源汽車碳纖維車體設計的“智造”到汽車碳纖維材料部件的制造,已完成全產業生態鏈的世界布局。

碳纖維市場無可限量康得新引領全球輕量化產業技術進步
康得集團通過近年來不斷自主創新及資源整合,在利用碳纖維實現汽車輕量化技術方面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據康得新歐洲研發中心及設計中心總裁何鵬介紹,在碳纖維編織技術方面,康得新采用國際一流的多軸向經編設備和編織設備,工作效率遠超國內設備;HP-RTM工藝全自動化生產線是來自歐洲的最新型設備,產品尺寸精度高且穩定,生產周期更短;濕法工藝采用歐洲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整個成型周期在3分鐘以內;康得復材Surface-RTM工藝可以進行批量化生產,該技術可使得零件達到A級表面,無需進行表面處理直接噴涂面漆,大大節省后續的周期和成本。
康得新生產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憑借質輕、耐腐蝕,高疲勞強度;多部件功能集成,并可一次成型;通過車體重量的減少,可以系統的減少或者降低整車其他系統的要求等優異的材料性能,成為世界汽車輕量化產業的“座上賓”。
圖為4月26日,2016北京國際車展期間展出的KDX-Roding歐洲研發中心研發設計的純碳纖維超級跑車Roadste
據了解,目前康得復材已與包括與北汽、蔚來汽車、上汽等14家整車廠商形成戰略聯盟,共同推進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領域的應用,并與北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康得集團董事長鐘玉表示,今年作為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4.0時代的元年,康得集團通過全產業生態全球布局,運用領先的技術,引領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進入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