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西伯利亞分院催化研究所最近開發出一種非熔融法制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新技術。
開發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主要目的是應用于北極地區極端條件,聚合物材料要耐受零下70-75攝氏度的低溫。當聚乙烯分子量超過100萬時,就會出現一些獨特的性質:高耐沖擊性、耐寒性、耐腐蝕、耐磨損和低摩擦系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還具有獨一無二的質量特性,其制品比水還輕,比芳綸纖維制品輕1.5倍。目前,每年全世界聚乙烯產量約1億噸,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產量只有30萬噸(占0.3%),其中僅1.7萬噸被加工成纖維。產量低的原因是工藝復雜和資源、能源消耗高,要先將粒料溶解在沸騰的有機溶劑中得到凝膠,凝膠中能用于制成纖維的物質含量不超過2-5%,接下來再進行干燥和拉絲,造成整個工藝能耗高、產品成本高。
西伯利亞分院催化研究所開發的這種新型催化劑,采用非熔融法制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開辟了一條降低產品制備成本的新路,產品可應用于醫療產品、各種紡織制品及寒冷地區加固起降跑道的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