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經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培育)聯盟專家委員會評定,由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牽頭,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青島藍鯨新材料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等17家產學研單位聯合發起組建的。
石墨烯是一種新型二維材料,具有耐高溫和十分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潤滑性、化學穩定性以及可塑性強等眾多特征,是軍工和現代化高、新、精、尖技術發展中的重要戰略資源,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國石墨烯研究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并表現出巨大的潛在優勢。2011年以來,我國研究人員發表的石墨烯論文總數和專利申請數量都穩居世界第一位,在全球石墨烯產業綜合發展實力排名中,中國列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經過多年科學研究積累,我國石墨烯企業的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制備工藝呈現多元發展,已有少數企業具備石墨烯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能力。在石墨烯產業化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應用于電池材料、功能涂料、導電油墨和散熱膜等,尤其在石墨烯導電漿液、功能涂料等產品上均已實現量產。下一步,石墨烯產業發展方向集中在石墨烯的制備以及儲能、觸摸屏、涂層、導電材料、符合材料等應用領域。按照《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規劃,我國石墨烯產業總體目標是“2020年形成百億產業規模,2025年整體產業規模突破千億”。
新成立的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總體目標是,在政府相關政策引導及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下,以突破石墨烯材料制備及下游應用關鍵技術,并形成石墨烯產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為目標。聯盟將整合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建立與政府溝通的機制和渠道,構架國際合作橋梁,組織新資訊共享與人才培訓活動,為成員單位的自身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于支撐。同時,聯盟將集智集力推動我國石墨烯技術持續創新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實施,促進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提升我國石墨烯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喬明偉表示,聯盟的任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市場化、多元化投融資和促進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大力促進石墨烯行業技術進步,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石墨烯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基地;建立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紐帶和載體;建立技術創新資源的集成與共享通道。
未來聯盟的中長期目標是:計劃利用“十三五”5年左右時間,通過聯盟整合行業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科技資源向聯盟成員單位凝住,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題、產學研用緊密集合的石墨烯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技術創新能力與轉化效率,使我國向石墨烯技術以及產業強國邁進。聯盟將針對行業存在的共性關鍵問題,從源頭入手,并完善產品檢測評價系統及技術標準,加強石墨烯應用技術研究,推動相關產業化應用與產品優質保證。此外,聯盟將加強國內企業與國外公司的全方位技術交流,協理行業技術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聯盟近期重點目標包括,建立并初步完成聯盟營運機制,初步完善聯盟發展規劃,建成聯盟網站,發布聯盟年度報告;建成可展示創新成果的石墨烯產學研平臺,展示石墨烯產業示范應用和工程項目進程,包括核心技術創新、產業技術標準建立;建立公共技術平臺,申報和建設石墨烯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產業基地等,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實行產權專有、技術共享機制;促進技術轉移,初步建成全球使用權可轉移的石墨烯技術知識產權庫,展示出庫轉移為聯盟成員生產應用的實際個案。
“國家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旨在整合協調產業資源,建立上下游、產學研信息、知識產權等資源共享機制,提升石墨烯產業鏈的整體創新水平和競爭力。”聯盟名譽理事長、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漆長席研究員表示,首先聯盟成立是一個創新之舉,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用平臺思維推動石墨烯材料及終端應用產業的發展與行業升級,上承“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發展戰略,下應行業發展的總趨勢;其次,聯盟的成立又是一個務實之舉,在“新常態”背景下,如何快速把握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下的機遇,促進產業轉型與升級,推動我國石墨烯材料行業綠色、安全、環保發展;第三,聯盟成立是一個共贏之舉,聯盟橫跨政、產、學、研、用多方集合,本身就是一個資源整合平臺,通過產業鏈的構建,可有效貫通技術研發、產業發展,有效發展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與交流多個環節,最終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抱團取暖的發展格局。
勵志創新,服務社會,是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創立的發展理念,公司下屬的大英聚能科技公司,成立于2006年,先后與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組成產學研創新模式,一直堅持并致力于新型碳材料(高表面功能化碳材料、特種石墨烯及漿料系列、納米管、符合導電材料)和石墨烯為導電劑的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儲能型、動力型)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成功開發從“新材料——器件——器件集成”,完成從“樣品——產品——商品”的原創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產業鏈技術。公司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通過審查并公開的發明專利8項,正在申請和受理中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近2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