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對全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一百多家生產企業的統計數據匯總,2015年全國不飽和聚酯樹脂產量達到210萬噸,比2014年增長11%。2015年樹脂產量的主要流向,玻璃鋼復合材料占有率達55%,達115萬噸;人造石(包含人造石材,廚衛人造石材,裝飾透光人造石材,人造工藝品等)占有率達30%,達63萬噸;涂料、膠衣、色漿、云石膠、紐扣、錨固劑等占15%,達到32萬噸。在這三大分類中玻璃鋼復合材料制品的規模經濟和機械化裝備提升,機械化成型復合材料比例上升到70%;閉模和手糊工藝已下降到30%。SMC/BMC、拉擠、纏繞、連續制板、模壓、注塑等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多年來,傳統手糊成型工藝已向閉模成型工藝進行快速轉化。玻璃鋼復材用樹脂使用量,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工藝改進中微降。人造石用樹脂從2012年起,全國凡具備石材資源的地區,人造石產業非常興旺。石材行業開發的另一個方面,開采的石材殘留的碎石和石粉成為人造石開發的重要骨料,全國形成了廣東云浮、福建水頭、山東萊州、河南信陽、廣西賀州等人造石產業區。從2012年起,人造石用樹脂需求增長很快,人造石制造的機械化和工藝技術的提高,樹脂用量已控制10-20%左右,甚至更低達到8%-10%,且強度和模量不斷提高;廣東、福建等地區的樹脂企業成為國內人造石材用樹脂主要產區,占有率達到75%。此外,在涂料用樹脂中,石材、人造石材、人造板材用“云石膠”的用量激增,達到10多萬噸。
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產業仍處于一個持續發展時期,外資企業和國內科技導向型企業繼續引領國內中、高端玻璃鋼復合材料市場,但這個市場份額僅占30%;隨著國內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高端經濟市場開發,將加快推動不飽和聚酯樹脂產業向中高端市場發展。被國內外市場認可的中國玻璃鋼復合材料發達地區主要集中在從北到南的沿海地區。這里不僅集中了國內80%的樹脂企業,而且是玻璃鋼復合材料的主要產區,此外,還有豫西、陜南、中南、武漢、長沙、新疆等地區。除此外,國內大部分地區為玻璃鋼復合材料欠發達或不發達地區,這些地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也帶動整個復合材料產業。數據顯示,近三年,在內陸地區和新疆新增樹脂產能達到30萬噸,將有力推動內地及玻璃鋼復合材料的快速發展。這些情況表明,我國不飽和聚酯樹脂產業繼續沿著一個從普及到提高,從提高到普及的擴展上升過程。
關于對我國不飽和聚酯樹脂產業的產能評估。協會認為,國內除外資企業外,80%為民營和私營企業。這些年來,樹脂企業始終本著市場經濟發展的路子。當前,外資企業在中國基本完成二次擴進工程,國內企業也正在進行快速擴建過程。有二個數據可顯示:一、2012年起,國內樹脂企業逐年減少,從150多家企業減到2015年的98家;但從另一個方面調查了解,從2013年以后,全國又新增樹脂企業近十多家,產能50多萬噸。從全國行業來看,國內樹脂產能始終保持在7:10左右,即設備的產出量達70%以上,因此,我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不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行業內“傳說”的產能490萬噸的數據從何而來。
我國熱固性樹脂要適應未來國內玻璃纖維和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發展來看,樹脂企業仍然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質量標準、環保安全等方面的提升和跨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悉,在樹脂生產自動化、信息化方面西門子、浙大自動化系、常州大學化機系等相繼與有關企業洽談技術合作;在樹脂廢水、廢氣處理方面,著重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即加裝醇和酸回收裝置、樹脂廢水處理、粉末活性炭治理廢水技術正在得到探索,最終對剩余廢氣進行焚燒,使全過程達到環保要求。目前進入化工園區的樹脂企業將得到統一的排放達標處理;未進入園區的樹脂企業,因環保成本的制約和面臨低端市場的困擾逐顯關停并轉。整個樹脂行業在“十三五”期間,“結構性改革”將是發展重頭戲。它包括整個行業面向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加快向中高端市場靠攏的進程、樹脂企業的業務增長只有靠市場、創新、技術、標準、質量和應用的聯動才是發展根本。“十三五”期間先進企業的規模將繼續擴大,大量中小企業兩極分化,兼并重組,最終可能全國樹脂企業在五十家左右。而產量可能實現全行業的微增長。而2016年的產量面向全國的經濟去產能過剩和結構性改革的環境,將面臨重大調整,總產量將出現下行,這也是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五十年來持續增長的形勢下,第一次出現結構性的改變。
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協會
趙鴻漢
2016年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