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
1.泰山玻纖并表增厚業績,風電葉片業務略有收縮。2016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與泰山玻纖的重大資產重組,泰山玻纖進行了并表。公司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62.35億元,同比下降5.90%;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3.39億元,同比下降36.42%。一方面,新并表的泰山玻纖業績表現良好,市場供需大體平衡,盈利能力高于去年同期,帶動公司玻纖業務實現收入16.76億元,同比增長4.11%,毛利率達37.50%。另一方面,受到我國風電裝機容量放緩的影響,公司風電葉片上半年收入為12.19億元,同比下降26.35%,毛利率下跌至17.07%,銷量為2134兆瓦,與金風科技簽訂的36.3億元合同上半年只完成了7.4億元,但仍然保持行業龍頭地位。公司的玻璃纖維紙、高溫過濾材料等傳統業務總體依然穩健發展,特別是高壓復合氣瓶業務減虧效果顯著。公司上半年銷售CNG氣瓶62450只,基本實現了盈虧平衡(2015年該業務虧損1.4億元)。
2.鋰電池隔膜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中材科技積淀深厚,是我國復合材料領域領軍企業。去年公司抓住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好時機,戰略布局上游鋰電池隔膜材料,采用的濕法雙向同步拉升法,定位高端鋰電池隔膜市場。目前公司在南京有三條產能2700萬平米生產線,一條生產線已經做完技術改造,技改完工后A品率可達到60%以上,目前主要客戶為ATL、比亞迪、松下等一線電池廠商。公司目前正在新建1.2億平米高端鋰電池隔膜生產線,預計2017年下半年實現量產。按照目前國內鋰電池隔膜出貨價格5-6元/平米、毛利率按照50%左右、凈利率20%左右來估算,若公司17年可以利用70%的產能,鋰電池隔膜板塊將會貢獻凈利潤0.5-0.6億元,對公司業績增厚明顯。后期項目若得到市場認可后,公司將依據客戶需求擇機繼續投資0.8億平米生產線,后勁十足。
3.風電葉片業務短期回調,中期發展勢頭向好。2016上半年全國風電裝機量增速有所放緩,新增容量573萬千瓦,同比下降12%。這一方面是由于2015年的搶裝潮透支了部分風電裝機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棄風限電現象的加劇(前六個月風電設備利用時間916小時,同比減少85小時),且今年開始Ⅰ、Ⅱ、Ⅲ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下調了每千瓦時0.02元,導致了風電行業盈利水平的下降。但整體而言,目前公司市占率穩居行業第一,15年市占率21%,累計市占率15%,優勢明顯。中長期來看,風電行業仍將維持增長,根據“十三五規劃”,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5-2.8億千瓦,據此測算未來幾年的風電裝機復合增速約為12%-14%,Ⅲ類資源區裝機容量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并且從全球發展經驗來看,海上風電將成為主流發展方向。公司在2014年成功研發出亞洲最長的海上風電葉片,在相關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先發優勢,未來有望把握海上風電的爆發性機遇。
4.玻纖景氣度仍將維持,泰玻并表增厚利潤。中材科技于今年3月份向中材股份非公開發行2.69億股收購泰山玻纖全部股份,并通過員工持股平臺等渠道募集21.68億元用于建設2條年產10萬噸的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泰玻2015年實現凈利3.24億元,承諾2016-2018年的歸母凈利分別為2.22億元、3.10億元和4.62億元,相當于公司2015年歸母凈利規模的74%、103%和154%,對公司利潤增厚明顯。收購完成后,公司形成了風電葉片全國第一、玻纖全國前三的綜合優勢,實現玻纖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的高度整合,將對公司鋰電池隔膜、風電葉片、汽車氣瓶等下游復合材料產品的發展帶來產業鏈協同效應。
5.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根據謹慎性原則,我們對公司風電葉片、玻纖、高壓復合氣瓶等傳統業務以及未來放量的鋰電池隔膜業務分別進行了預測,預計公司2016、2017年營業收入將達到88.38億元、104.47億元,同比增長51.67%、18.20%;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5.75億元、7.72億元,同比增長91.58%、34.14%。按8.07億總股本計算,EPS為0.71元,0.96元。當前股價對應2016、2017年PE為26.05、19.27倍,按照公司近幾年平均動態40倍PE,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