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unhofer應用聚合物研究所(Applied Polymer Research, IAP)近日宣布,將會于2018年4月25-29日在柏林航空展ILA上,展示最新的ComCarbon技術。該技術大大降低了量產碳纖維的生產成本。
眾所周知,在傳統工藝中,PAN基碳纖維的生產成本有一半消耗在原絲生產的環節。鑒于原絲無法熔融,必須用一種昂貴的溶液紡絲工藝(Solution Spinning)生產出來。
“為此,我們研發出一種PAN基原絲生產的新工藝,能夠將原絲的生產成本降低60%。這是一種經濟可行的熔融紡絲工藝,采用了一種特別研制的可熔融PAN基共聚物。”Fraunhofer IAP研究所生物聚合物部長Johannes Ganster博士解釋說。
在碳纖維的生產過程中,原絲必須歷經穩定化和碳化的工藝流程。新工藝中,經過熔融紡絲生產的原絲,再重新轉化進入一種“非熔融”的狀態。完成這一“預穩定“(Pre-Stabilization)步驟之后,接著送入傳統的烘箱,然后在1600攝氏度的條件下進行碳化。
這種熔融紡絲工藝之所以相較于傳統紡絲工藝更加經濟、環保,是因為:第一,新工藝不再使用任何對環境有害的溶劑,而且不需要花錢對這些溶劑進行回收再利用;第二,沒有溶劑意味著熔融狀態下的材料可以100%進行紡絲,因而極大提升了紡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