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4-7369.html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材料廠商東麗開發出了強度比以往產品提高30%的新型碳纖維。即使減少碳纖維的使用量,也能維持成型的零部件的性能,可減輕飛機等的重量。東麗將首先推動在高爾夫用具和無人機上采用新型碳纖維,力爭到2020年代后半期用于飛機。
與以往產品相比,新型碳纖維在保持不易變形(彈性模量)的同時成功提高強度。碳纖維難以兼顧強度和彈性模量,這成為開發的焦點之一。
新型碳纖維的彈性模量為377GPa,加工為束狀時的拉伸強度為5.7 GPa。有分析認為,這是世界范圍內首次以這一水平量產兼顧2個功能的碳纖維。
東麗以納米為單位控制纖維的內部結構,同時讓細小的碳結晶朝相同方向整齊排列。新產品與現有產品保持了同等彈性模量,同時提高了強度。
在飛機和汽車上,使用碳纖維用替代金屬的情況正在增加。目的是減輕重量,改善燃效性能。從開發周期較長的飛機來看,有望從下下一代開始采用。東麗認為,還有望應用于以電力馬達和電池驅動的電動飛機。 文章來源: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4-7369.html
與以往產品相比,新型碳纖維在保持不易變形(彈性模量)的同時成功提高強度。碳纖維難以兼顧強度和彈性模量,這成為開發的焦點之一。
新型碳纖維的彈性模量為377GPa,加工為束狀時的拉伸強度為5.7 GPa。有分析認為,這是世界范圍內首次以這一水平量產兼顧2個功能的碳纖維。
東麗以納米為單位控制纖維的內部結構,同時讓細小的碳結晶朝相同方向整齊排列。新產品與現有產品保持了同等彈性模量,同時提高了強度。
在飛機和汽車上,使用碳纖維用替代金屬的情況正在增加。目的是減輕重量,改善燃效性能。從開發周期較長的飛機來看,有望從下下一代開始采用。東麗認為,還有望應用于以電力馬達和電池驅動的電動飛機。 文章來源: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detail-244-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