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在京開幕,一批前沿軌道交通科技成果亮相,中國中車發布的碳纖維地鐵列車CETROVO和北京地鐵正在進行測試的人臉識別檢票閘機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據主辦方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共有35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85條,總長度5700余公里。其中,北京市軌道交通客運量最高,達到38.5億人次。
地鐵3號線實現全自動駕駛
25日,中國中車集團旗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發布全自主CBTC(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信號系統。目前,這套系統支持最小90秒的發車間隔,停車精準度能達到99.999%。CBTC信號系統是保證城市軌道交通正常運行的中樞控制系統,是基于現代控制、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大型分布式實時控制系統,堪稱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大腦”和“神經系統”。
據中車株洲所時代電氣總經理劉可安介紹,今年5月,由中車株洲所提供CBTC信號系統的長沙地鐵4號線成功開通試運營,刷新不足17個月工期開通試運營的“行業速度”。應用中車株洲所研制的全自主CBTC后,長沙地鐵4號線列車的運行效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其中系統支持最小90秒的發車間隔,列車出入車輛段時間提升到100秒以內,停車精準度能達到99.999%。
此外,中國通號控股企業——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也發布“面向智慧地鐵的全自動運行2.0系統”。據介紹,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地鐵3號線就將使用這套系統中的部分功能,實現全自動駕駛。目前,3號線已全線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12月開通試運營。
碳纖維列車減重13% 平均能耗降15%
25日,中車四方公司還首次面向國內觀眾展出了更輕盈節能的“下一代地鐵”列車CETROVO。其車體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并采用構架等輕量化技術,同時,還具備無人駕駛、智能空調、主動運維等多項功能。目前,這一型號的列車正在廣州進行廠內測試。
近十幾年地鐵列車越做越輕,從最初的二十余噸壓縮到現在的七八噸。與采用鋼、鋁合金等傳統金屬材料的列車相比,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CETROVO地鐵列車整車減重13%。經測算,在多項節能新技術的配合下,平均能耗降低15%。
在智能化方面,該列車具備無人駕駛、智能空調、智能照明、主動運維等諸多功能。步入CETROVO列車車廂,首先看到的是一體模塊化的司機室:司機室與客艙融為了一體,乘客可以站在車頭處,零距離感受地鐵列車行駛中的速度感。“下一代地鐵”列車具有無人駕駛能力,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司機室儀表臺前方設有備用升降屏,隨時可切換成手動駕駛模式。
列車兩側還安裝有透明顯示車窗,它還是可以連接互聯網的觸控式電腦,能實現虛擬場景、瀏覽網頁、查詢線路等網上服務、媒體播放、廣告呈現等多種功能,同時具備自動清潔與隔熱功能。
相較于以往地鐵列車“直吹式”出風口,CETROVO列車車廂的出風口設置得更加分散,呈環形分布。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列車安裝有智能空調,可以根據設定溫度自動調節,以確保乘客體感溫度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