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南證券深度硏報,多條業務在預期差!玻纖業務的成長性被忽視,鋰電隔膜業務正處于出貨量、利潤、估值的三重拐點。
中材科技旗下玻纖、葉片、鋰電隔膜三大業務都極具看點。
1.玻纖底部確認
市場普遍存在玻纖為強周期性行業的認知,但券商指岀,站在目前時點看未來3-5年,玻纖供給可控,周期性弱化,龍頭的成長性突出,并有望帶來利潤和估值的全面提升。玻纖價格的表觀觀測指標為企業庫存,目前玻纖企業庫存快速下降,漲價水到渠成。

8月底,玻纖龍頭中國巨石和泰山玻纖發布漲價公告,自9月1日起巨石旗下玻纖粗砂及制品售價上調7%,泰玻旗下無堿玻纖粗紗及制品售價上調300元/噸。這次漲價確認了價格底部。
中材科技旗下泰山玻纖作為行業龍頭,通過冷修持續降低生產成本,疊加產品高端化使公司獲得超額利潤率,超額盈利能力又使其具備產品定價權和產能擴張權,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2.葉片規模創歷史新高
2020年為風電搶裝大年,中材科技葉片業務規模創歷史新高。后續還存在海風增量和海外增量,同時陸風平價上網時代和海風都催生一個必然需求即通過葉片大型化帶動發電效率提升,而中材葉片在大型化領域擁有絕對實力。
中材葉片具備國內最大的12MW級別120m(半徑)全尺寸全生命周期葉片室內測試臺得到國際權威認證機構 DNVGL頒發的全球首張此類型認證證書。
目前2.5MW及以上的大型葉片已成為公司葉片銷售的主力,同時目前國內單機兆瓦最大海上風電全玻纖葉片是中材制造的 Sinoma85.6-8.xMW。
國內前三葉片制造商為中材葉片、中復連眾、明陽風電。市占率分別為30%、11%、10%。中材葉片市占率連續九年位居國內第一。

3.鋰電隔膜拐點在即

隔膜是鋰電池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濕法市占率達72.6%成為主流且仍在持續替代干法。
中材科技整合湖南中鋰后,公司產能和出貨已悄然躍居行業第二且行業格局較為穩固。

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需求明顯復蘇,公司出貨量、下游客戶供貨占比均有明顯提升,目前鋰膜業務正處于出貨量、利潤、估值的三重拐點。
綜上,券商分拆業務給予了估值,認為目標市值存在較大上行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