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至18日,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簡稱冀中股份)20萬噸玻纖項目首條生產線連續4天日產原絲穩定在276噸以上,產品合格率96%以上,當月有望實現利潤千萬元以上,全面實現達產達效。該項目由南京玻纖院工程公司承擔總體設計。
20萬t玻纖生產線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非煤板塊的重要支撐項目,項目共規劃建設兩條生產線并預留第三條生產線建設場地。第一條生產線今年3月18日已經點火投產,第二條生產線也于當日全面開工建設,將于2022年3月底前投產。兩條生產線設計規模均為年產10萬t。
第一條生產線點火投產后,冀中股份全力加快生產組織,先后召開工作推進會80次,逐一解決了上百項重點難題。為盡快達產,冀中新材反復驗證優化烤窯工藝參數,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烤窯升溫曲線,提前完成燒槍與烤窯燃燒器的切換、通路、窯爐過大火等工作,確保了窯爐溫度穩定。特別是聚焦漏板加工安裝這一關鍵,克服人員少、時間短、強度大等困難,僅用短短4天時間便實現全窯120塊漏板的順利投入生產。4月20日開始投料后,4月24日成功下線首個滿筒紗。隨著產量穩定提高,5月15日開始達到276t水平。以此日產計算,年產達到10萬t設計生產能力,按照當前市場價格,當月可實現利潤千萬元以上。
這條10萬t玻纖生產線具有行業領先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傳統生產中需要大量人力的搬運、運輸、堆放、檢測等環節,全部采用了智能化設備。在寬闊高大的生產廠房,整個物流系統有條不紊,基本不需人工參與:自動導航輸送車搬運絲筒,沿著設定路線緩緩行進;6軸機械手有節奏地舉起絲筒,精準放置到檢測線;40m高的立體成品庫房,各種自動設備上下左右有序運轉,完成入庫出庫。依托5G技術的智能物流系統,大大降低了勞動用工和勞動強度。
玻纖,全稱是玻璃纖維,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纖制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石油化工、電子電器、國防軍工等國民經濟各大領域。我國已經成為玻纖制造第一大國,產能占全球產能的七成。有專家分析,當前我國玻纖進口正在逐年下降,隨著國內產能調控及下游應用需求的刺激,玻纖產品價格還將不斷上漲,玻纖產業已經迎來新一輪復蘇周期。
玻纖項目是冀中股份“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大布局。冀中股份提出“建成又強又大現代化一流企業集團”的戰略新目標,確定了“能源為本、材化并進、產融聯動、合作共贏”的發展戰略。其中,“材化并進”中的“材”,指的就是以玻纖生產為主的新材料產業。
目前,冀中股份在周密組織好第一條生產線日常生產的同時,正在全力建設第二條生產線,并且同步建設玻纖制品加工廠房,打造制品深加工生產基地。按照規劃,冀中股份還將建設玻纖研發機構,不斷提升玻纖研發能力,將玻纖產業打造成為企業又一重要效益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