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復材12月26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接受73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介紹公司增資威海光晟的情況:
威海光晟成立于2020年7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主要從事航天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配套業務,此外也有部分涉及航空、海洋等領域的業務。威海光晟運營時間一年多,目前虧損比較大,凈資產為負兩千多萬。本次增資擬新增注冊資本7,000萬元,將注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加至8,000萬元。光威復材擬以自有資金2,680萬元認購威海光晟新增注冊資本2,680萬元,公司控股股東光威集團以及公司的部分董事、監事、高管共16名關聯自然人合計出資2,000萬元,認購威海光晟新增注冊資本2,000萬元。增資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威海光晟的出資占注冊資本的比例為33.5%,公司關聯自然人持有威海光晟的出資占注冊資本的比例為25%,公司及公司的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威海光晟58.5%的股權,在威海光晟由三人組成的董事會中,公司提名兩名董事;公司將控制威海光晟,將其納入公司內控管理體系和合并報表范圍。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問:增資光晟公司原因介紹?
答:公司現在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實行521發展戰略,其中的“5”是公司現有的五大業務板塊,公司希望通過不斷努力,最終實現“1”的碳纖維全產業鏈布局。光晟的產品主要應用在航天領域,最終為商業航天也包括火箭軍等方面提供配套和服務,從業務上來說是公司的下游領域,以碳纖維為主要原材料采用纏繞等工藝方法開發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產品,是公司現有業務的延伸和擴充。增資光晟之后,可以理解為公司將有六大業務板塊,業務架構由“521”過度到“621”,為打造更加健康、可持續、具有良好協同效應的業務布局又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問:請介紹一下光晟公司的主要業務?
答:光晟以航天火箭發動機、導彈發動機殼體為主要產品,主要客戶包括航天科工/科技集團等。這幾年航天發動機殼體隨著技術進步和國產纖維的成熟開始應用,對于這類產品的需求也在放量階段。
復合材料纏繞殼體進入火箭、導彈發動機是從直徑比較大的商業火箭發動機產品開始應用的,實現了比較好的效果,現在小尺寸產品也開始應用,這類產品未來會有一定的機會。
問:航天領域應用什么型號的纖維?
答:纏繞工藝用以T700S/T800S級纖維為主。
問:光晟的業務和公司復材板塊業務會不會有交集,造成業務沖突?
答:光晟帶來的業務是公司過去沒有的新增業務,是公司原有業務的下游,與公司現有復材板塊業務從產業布局的角度沒有沖突,產品采用的生產工藝不同,產品的應用目標不同,未來公司將統籌安排,避免業務交叉。
問:光晟以軍工定位為主,是否也有民用品的規劃,能介紹一下嗎?
答:光晟主要是通過纏繞工藝做各種軍民類產品。發動機殼體實際上是軍民共用的一種產品,另外還有一些纏繞工藝類的傳動軸等民用產品。
問:用在航天發動機的碳纖維和氫氣瓶的原理類似嗎?碳纖維用在發動機上耐高溫嗎?是替代發動機原來的什么材料呢?
答:碳纖維在航天發動機和氣瓶上的應用原理是類似的,但還是有差別的,部分發動機耐高溫問題可以通過內外涂層來解決,但也是有耐高溫要求的,替代的是金屬材料高強鋼。
問:威海光晟公司和航天系統內專業的復合材料研究所,是什么關系呢?是競爭還是配套?
答:光晟公司和體制內企業從定位上是合作、配套和補充的關系。
問:請問公司有沒有在氫能源汽車儲氫瓶上有布局?
答:氣瓶是碳纖維很重要的一個應用市場,公司在儲氫瓶領域的業務目前主要是提供碳纖維材料配套。
問:能否評估一下航天發動機殼體碳纖復材的市場空間和單臺價值量?另外,收購北京藍科盈晟的原由是什么?
答:市場空間無法評估,單臺價值量也會因產品型號不同差別會比較大。收購藍科是因為北京藍科的設計能力會是光晟重要的業務支撐,同時也會有對外承攬更多業務的能力,北京藍科已經在航天領域承接了一些復合材料部件、裝備產品的開發、設計,公司收購北京藍科也是為了避免未來同業競爭,從業務及公司發展的角度都有必要收購北京藍科。
問:發動機殼體用碳纖維替代高強鋼是下一代發動機技術嗎?未來會用在航空發動機嗎?
答:發動機殼體用碳纖維替代高強鋼主要是航天固體發動機的技術,在發動機上用碳纖維替代高強鋼有很多優異的性能特點,比如減重。碳纖維在航空發動機上也會有應用。
問:在碳纖維市場和復材的市場,我們提供的產品是什么?
答:碳纖維和復材的市場是隨著對碳纖維性能的挖掘及成本的優化不斷發展,從體育休閑到航空航天以及目前應用邏輯比較清晰的風電、光伏、軌道交通、壓力容器等領域。公司提供的產品前期主要是各種碳纖維材料和預浸料、碳梁這樣的復合材料,未來希望有更多像光晟這樣的應用層面的復合材料產品和業務。
問:目前碳纖維預浸料到航天成品結構件的加工利用率有多高?比如1公斤預浸料能出多少重量的結構件?
答:碳纖維預浸料在航天領域的加工利用率從重量的角度講利用率能到85%左右。
問:上市公司給這個公司提供碳纖維,然后它做成復合材料,可以這么理解嗎?
答:可以這么理解,但是過于簡單化了。光晟有獨特的業務能力和優勢資源,和上市公司可以形成很好的協同和配合,不只是簡單的材料供需關系。
問:航天材料的碳纖維等級是什么級別?原絲和碳化都是公司自己做嘛?還是外采?
答:公司目前自產的纖維原則上都可以在航天領域找到應用場景,就殼體的場景來說主要是T700級/T800級;關于外采原絲的說法,在此再次辟個謠,目前公司自產的所有碳纖維產品相應的原絲都是公司自己生產的。
問:請領導展望下光晟未來幾年的業務增長,目前是在研發階段嗎?什么時候業務可以放量?
答:光晟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項目產品比較多,有一些產品已經有訂單,業務放量估計要到明后年后逐步顯現。
問:能使用碳纖維作為發動機殼體的是否主要為沖壓發動機?渦輪發動機應該不行?
答:主要是固體發動機殼體,液體發動機主要是用碳纖維做低溫儲箱。
問:航天發動機殼體需要用到樹脂嗎?
答:航天發動機殼體需要用樹脂。
問:請問目前導彈或火箭上的碳纖維結構件的價值占全彈價值的比例大致有多少?
答:結構件價值量占10%-15%之間。
問:光晟賬面虧損比較大的原因?
答:前期主要是產品研發、驗證周期長,還有工裝模具等投入較大。
問:現在公司已經掌握了復材的模壓、拉擠、纏繞工藝,想請問公司在復材板塊是否有更長遠的計劃?
答:從具有復材能力到形成復材業務需要時間,公司從以材料為主,過渡到材料、應用并重還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
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碳纖維、碳纖維織物、碳纖維預浸料、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及碳纖維核心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碳纖維行業全產業鏈布局。公司產品:碳纖維、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公司作為國內碳纖維行業領軍企業,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國家標準(2011年發布)以及《碳纖維預浸料》國家標準(2013年發布)兩項國家標準。公司擁有“碳纖維制備及工程化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多個國家研發平臺,公司自成立以來承擔了包括科技部“863”計劃項目、國家發改委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在內的眾多高科技研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