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常州市舉行。副省長胡廣杰、市委書記陳金虎共同為碳纖維中心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岳清瑞、中國工程院院士楊為民出席會議并致辭。
該中心重點面向先進土木工程應用、先進復合材料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綠色復合材料與綠色制造等領域開展研發及產業化應用,以解決產業共性技術、“卡脖子”技術為核心,為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支撐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中心將以市場為導向,以互惠互利為原則,整合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優勢學科和科研資源,建設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的綜合性產業創新平臺。
近年來,常州緊扣“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深入實施“532”發展戰略,錨定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聚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著力壯大科技創新主體,全力營造創新生態氛圍。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8%。常州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指數位居全國第16位。2021年度常州國家高新區和武進國家高新區全國排名為21位和35位,分別前進2位和3位。
常州有著較好的碳纖維產業基礎,是國內最早布局碳纖維產業的城市之一,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工信部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了集萃碳纖維研究院、北化常州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在常州國家高新區集聚了中簡科技、宏發縱橫、安泰復材、新創碳谷、帝威新材等30多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在下游應用企業牽引帶動下蓬勃發展,基本形成從“原絲生產-復材成型-裝備制造-終端產品”到相關配套的較完整產業鏈。
在揭牌儀式上,常州市人民政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署共建協議。此舉標志著江蘇省在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領域的凝聚力進一步提升,全產業鏈協同創新邁出了新的步伐。
據了解,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組建,已獲“江蘇省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項目立項。
近年來,常州緊扣“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深入實施“532”發展戰略,錨定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聚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著力壯大科技創新主體,全力營造創新生態氛圍。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8%。常州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指數位居全國第16位。2021年度常州國家高新區和武進國家高新區全國排名為21位和35位,分別前進2位和3位。
常州有著較好的碳纖維產業基礎,是國內最早布局碳纖維產業的城市之一,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工信部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了集萃碳纖維研究院、北化常州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在常州國家高新區集聚了中簡科技、宏發縱橫、安泰復材、新創碳谷、帝威新材等30多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在下游應用企業牽引帶動下蓬勃發展,基本形成從“原絲生產-復材成型-裝備制造-終端產品”到相關配套的較完整產業鏈。
此次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對引育一批碳纖維領域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突破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關鍵技術,提升江蘇省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搶占未來碳纖維領域的技術、產業話語權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