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 “貿發會議” 昨日發布的《全球貿易最新動態》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 7.7 萬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 1 萬億美元。
貿發會議表示,與 2021 年第四季度相比,全球貿易額增長了約 2.5 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由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驅動,因為整體貿易量的增長幅度不是很大。
貿發會議指出,盡管全球貿易預計仍將保持增長,但在 2022 年第二季度,速度將繼續放緩。
影響全球貿易的因素
報告稱:“俄烏沖突正在開始影響國際貿易,主要是由于價格上漲導致貿易受到影響。”
報告指出,利率上升和經濟刺激計劃的縮減可能會對 2022 年剩余時間的貿易額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商品價格的波動和地緣政治因素也將繼續使貿易發展變得不確定。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報告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的貿易增長率在所有地理區域都保持強勁,盡管東亞和太平洋區域有所下降。隨著商品價格的上漲,商品出口地區的出口增長普遍較強。
報告指出,2022 年第一季度商品貿易達到約 6.1 萬億美元,與 2021 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約25%,與 2021 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約3.6%。
報告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額比去年同期高出約25%,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數字約為14%。
報告強調,在 2022 年第一季度,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也出現強勁增長。服務貿易增長至約 1.6 萬億美元,與 2021 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約22%,與 2021 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約1.7%。
各部門大幅增長
報告顯示,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大多數經濟部門的貿易額同比大幅增長。
報告指出,燃料價格高企是能源部門貿易額強勁增長的原因。金屬和化學品的貿易增長也高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運輸部門和通信設備的貿易仍低于 2021 年和 2019 年的水平。
俄烏沖突使前景黯淡
報告稱,由于利率上升、通脹壓力以及對許多經濟體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世界貿易在 2022 年剩余時間內的發展可能會受到低于預期的經濟增長的影響。
報告指出,俄烏沖突對國際能源和初級商品價格造成進一步上漲的壓力,從而影響到國際貿易。
從短期來看,由于全球對食品和能源產品的需求缺乏彈性,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導致貿易價值上升,貿易量略有下降。
預計今年影響全球貿易的其他因素包括全球供應鏈面臨的持續挑戰、區域化趨勢以及支持向綠色全球經濟轉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