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飽和聚酯(簡稱聚酯)與苯乙烯組成的液態樹脂,粘度小,加工方便,在室溫固化劑的作用下,適用于大型及異型制品的接觸成型工藝,可制得具有三維交聯結構的熱固性塑料。
但是,在接觸空氣的聚酯樹脂表面上常出現發粘現象,給制品的表面加工帶來一定困難。對此,一般大都認為系由于未達到一定的固化程度,而呈現出的一種輕度交聯所致。
為解決其表面發粘的技術難點,現僅對其中主要的影響因素,以及防止其表面發粘的有關途徑加以探討。
在室溫固化工藝中,為引發聚酯/苯乙烯的共聚反應,并能使之達到較高的固化程度,必須在其中加入能分解出游離基的引發劑。一般用的過氧化物引發劑,都有其一定的分解溫度,并常用特定條件下的半衰期(Half-life)來評定其反應活性。 在不加熱的條件下,為使過氧化物引發劑在室溫下能分解出所需濃度的游離基。一般多采用引發劑(氧化劑)/促進劑(還原劑)復合型固化劑體系。在室溫下經兩者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即可分解出用來引發共聚反應的游離基。
資料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