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推廣放熱曲線法(SPI)和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研究了不飽和聚酯樹脂(UPR)的固化反應歷程,討論引發劑對UPR體系固化特性影響,并由DSC曲線得到固化工藝和動力學參數。結果表明:引發劑對固化特性的影響很大,其用量宜為UPR的1%~2%;引發劑含量2%時,確定UPR固化溫度為120°C.后處理溫度為140°C,表觀活化能74.3 kj/mol,碰撞因子1.71×l09.反應級敫0.916;等溫固化時,當反應程度超過0.7,固化反應由動力學控制階段轉向擴散控制階段。
不飽和聚酯樹脂(UPR)是現代塑料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婦,具有性能良好、固化方便和價格便宜等優點,在工業、農業、交通、建筑以及國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纖維在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的生產中應用尤為普遍。其固化過程是一種多相自由基共聚合的交聯反應過程,機理復雜,反應動力學特征、結構變化不僅影響其性能,而且對最終制品的使用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為確保所得制品具有優良的性能,研究該體系固化過程的反應動力學是十分必要的。
運用推廣放熱曲線(SPI)法和差示掃描量熱(DSC)分析技術對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放熱曲線和固化動力學進行研究,探討引發劑對凝膠時間、固化時間、放熱峰溫度的影響,并從動力學角度研究了UPR反應活化能和固化反應特性,旨在指導實際生產時固化體系工藝參數的確定,為優化反應條件,提高產品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資料下載:
